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孙思邈明显表示出对社会不留神医药, 不注意保健,不爱惜生命的深切忧虑。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医生有责任唤醒大众认识到生命和健康的宝贵,使他们留心医药,居安思危。他强调应“贮药藏用,以备不虞”“起心虽微,所救为广”。他重视宣传预防医学知识,曾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在千金二方中,孙氏专辟养性,食治,退居,补益,针灸等篇章,以简易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人们重视养生防病,饮食防病,药物防病,艾灸防病,注意环境卫生,生活起居,气功锻炼等。他反复告诫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乎规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饮食方面,应少量多餐,注重素食,淡食,不宜过饱,饭后适当运动。
他还极力反对酗酒,告诫人们“饮酒不欲使多,…勿令至醉,即终身百病不除。久饮酒者腐烂肠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在起居方面,要顺乎季节,昼夜的变化,“春欲晏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在日常生活上,要求“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身数沐浴务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
他还积极倡导锻炼健身,指出:“须知服食将息节度,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思邈还十分重视向人们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强调情志因素对健康有着特殊作用,忧思悲愁不仅有损于健康,也妨碍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去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他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愁则心慑”,提倡“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汲汲于所欲,勿涓涓怀忿恨”,这些不良情绪“若能不犯者,则得长生也。”
他要求人们恬淡平和,保持心理平衡。孙氏的这些宣传教育,至今看来仍具有科学性,而且他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养生实践和罕见的过百岁的高寿,说明了他的养生保健理论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孙思邈面向大众开展健康教育的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危害健康的问题,如心理疾患的增多,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卫生管理不力,爱滋病加速流行,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大量存在,人们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缺乏等。这些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健康,促进健康成为全社会应当重视和承担的共同责任。
孙思邈为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医务工作者应当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承担起向大众宣传普及健康知识的职责,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智商,增强整个社会的健康道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实现医学的根本目的。
孙思邈,他知识渊博,医术精湛,通晓养生,为古代医林中之寿星。在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房事养生多有研究。特别是《千金要方》中的《房中补益篇》,是古代专论房事养生的重要文献。概括该篇所述,可以看出孙氏的房事养生经验非常丰富而科学。
其一,孙氏认为房事是一门科学,是“道”,是“法”,是“术”;“少年极须慎之”,“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如果未满四十而不懂房中之事,“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借力行房,不及半年,精髓枯竭,推向死近”。而人年四十,体力已衰,仍贪欲如少年,务于淫佚,必“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房事不是单纯为了快意与纵情,而在于生育与养生,这是非常明白而又深奥的道理,不可不知。
其二,孙氏认为男女交合应该有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原则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繁衍后代,有利于家庭和睦和自身健康。“夫交合如法,则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性行调顺,所作和合,家道日隆,祥瑞竞集”。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少年放纵肆泄,老而不知闭固,则“家道日否”,“家国灭亡”。孙氏把房事当作一种高尚的道德,难得可贵。
其三,关于交合之法,《千金要方》叙述得也很详细。交合之时,“必须先徐徐嬉戏,使神和意感良久”,自觉阳气渐盛,方可慎而交合。交合之时,应当先做按摩导引,呼吸吐纳。吞津意守;泄精时,“当闭口,张目,闭气,握固两手,左右上下缩鼻取气”,并收缩小腹,叩齿千遍;泄精之后,用菖蒲末、白梁粉对**进行敷摩,令其干燥,不生湿疮。
其四,关于交合次数与动态,孙氏认为交合次数应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即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强壮者一月一泄。对于体力强盛过人者,亦可超越上述的次数,且不可抑忍而生痈疽。交合动态,“但深内勿动”,意念集中于脐部,得面热,上下徐徐咽气,方可徐徐出人。
其五,房事禁忌,不可不知。孙氏指出:天当大风、大雨、大雾、大寒、大暑,或雷电交加,天地昏暗,日月走蚀,天虹地动等,不可交合。另外,火光之下,神庙佛寺,井灶围而之厕,冢墓尸枢之旁,皆不可交合。上述恶劣的气候与不洁的环境容易使人意神不宁,心猿意马,应当避免交合。由此可知,孙氏的房事养生法入细而易行 。其说法是历史经验的东西,采用今天仍实用的部分,不失为房事养生学的重要医学文献。
孙思邈还倡导夫妻性生活要和谐,绝不可过度。他在《千金方》卷二十七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劳神,劳神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即梦中与别人**),损一而当百也。”同时他又强调性生活切不可过度,指出了过度的性生活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他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他赞同长寿古人彭祖的话:“上土别床(夫妻分床),中士异床(同床分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说这是对人能否长寿影响极大的问题。
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来加以证明,他说在贞观初年有一个 70岁的农村老人去问他说:“我近来阳气(**)益盛,想与老婆同房,并且成功了,这么大年纪还能如此,是好还是坏?”孙思邈对他说:“则是不详之兆。你不知油灯之火?油灯之火将息之时,必先暗后明。明止则灯灭。你现在已 70 高龄,早当闭精息欲了,然而却青春突发(**强烈),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我很为你忧虑,你可要千万戒之。”结果正是,过了 40 多天,这位老人就一
命呜呼了。孙思邈以此告诫人们:“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贱也。”他说:“纵情施泻,既是灯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所患。人年少时不知不信,不能善行之,至老乃知,便已晚矣,病难养也。”那时,孙思邈的这证明,性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与人些观念与现代内分泌与衰老的理论是一致的。现代的内分泌理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非常密切。性腺的分泌功能下降对人的衰老关系极大。孙思邈在 1300 多年前就认识了这一些,对我国人们的养生活动,是一个多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