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方齿病第七方二十七首

  13、第一个提出用草药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孙思邈为给病人治病,用草药喂牛,使牛奶中含有药效成分,如用中药大青叶、鱼腥草、夏枯草、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等其它草药掺入饲料之中,针对病人需要,选择用药,这样的奶牛所产的牛奶,既有营养成分,又有药用价值。  
    14、第一个提出“针灸会用,针药兼用”和预防“保健灸法”

孙思邈既擅长于用药,也精于针灸,临床强调综合治疗,重视针药合施。(要方 孔穴主对法第八)论曰∶凡云孔穴主对者,穴名在上,病状在下,或一病有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忌,即下白针若温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但恨下里间知针者鲜耳,所以学人深须解用针,燔针、白针皆须妙解,知针、知药固是良医。他在《千金翼方.针灸》中写道:“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何则?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不能如此,虽有愈疾,兹为偶差,非医差也。”体现了孙思邈主张针药并施、综合治疗的理念。

孙思邈首次提出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重视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治疗,是孙思邈重要的学术思想。他说:上医治未病之病,神工则深究萌芽。凡入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需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疬瘟疟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在千金翼方卷十七中风条下 ∶先灸百会,次灸风池,次灸大椎,次灸肩井,次灸曲池,次灸间使,各三壮;次灸三里五壮。学人凡将欲疗病,先须灸前诸穴,莫问风与不风,皆先灸之。来预防中风和治疗已患中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