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一个将美容药推向民间;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中,特辟“面药”一章,收唐以前美容方剂81首。《千金翼方》卷五也载有妇人面药,熏衣衣香,令身香、生发黑方共80首;《千金翼方》卷一还有“悦人面药”,如鹿髓,旋花等9味。两书详细记述了美容方剂的组成,功用, 制法,用法。有关毛发、唇齿、皮肤、衣着、体气等内容除见于以上专章外,还散见于其它各章节中。尽管唐代以丰腴为美,但孙思邈仍记录了服桃花“细腰身”的形体美处方,真难能可贵。再者孙氏以冰凌、热瓦、玉石治疗瘢痕,为冷冻美容和磨削美容之先驱,可谓集前贤美容之大成,对医学美容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9、 第一个创立“阿是穴”;
孙思邈创造了以痛取穴的针灸法,他把这个穴叫做阿是穴。“阿是穴”始于《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借验,故云阿是穴也。”因其无固定名称与位置,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为腧穴,故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临床上对于压痛取穴,凡符合经穴或奇穴位置者,应称之为经穴或奇名穴,都不符合者才可称“阿是穴”,用此名来以补充经穴、奇穴的不足。
10、第一个扩大奇穴,选编针灸验方;
孙思邈大量运用经外奇穴,在所撰千金方中收载了 200多个经外奇穴,并予以定位,明确适应症,其中有穴名、有部位及取穴法者计120余穴,有部位、有取穴法但无穴名的计70余穴,丰富了腧穴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1、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
唐以前,大都是以一方治病,孙思邈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千金方这部专著以脏腑、寒热、虚实分类,列证治232 门,记载了5300多个药方。
12、第一个提出多样化用药外治牙病;
要方齿病第六(论一首,方三十八首,灸法二首)
论曰∶凡齿龈宣露,多是疳 及月蚀,以角蒿灰夜敷龈间,使满,勿食油,不过二三夜,瘥。食油及干枣即发,所以患齿者,忌油干枣及桂心。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凡人齿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