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天下》“寻找中医传承人”大型公益活动

       和稷,本名杨知一,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孙思邈医德传承工作委员会   专家委员

徽州人士,师从伤寒大家陈慎吾弟子王宝筠先生、意拳第三代传人陈茀年先生。蒙二位明师传道授业,勤习至今,以太极为体、中医为用,传统文化为修,已近二十载,渐于经方妙理与太极内家修习互参中窥见门径。太极本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乃万物化生之源,一通而百通。基于习拳中圆融阴阳、运合生机,又于内修中体悟印证经方妙理,臻于天地人三才合一境界。以多年修证之体悟,将阴阳之“和”挈为修齐治平真义。

       2009年初开始在家义诊,十多年来,挽病痛于缠绵,救生命于垂危。同时,将博大精深的中医提炼的简单、实用、及时、高效,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运用中医思想解决各种身心问题;2019年创编“和身操”,旨在推广中医文化及其顺应自然的中医生活方式;2020年开设北京和意学堂,致力于涵养“心心相印、和光互照、阳光灿烂、温暖和谐”之社会风尚;2021年出任广西瑶族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创办功能食品研究所,并开设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瑶红女蜜的研发推广,以造福天下女人,让女人远离痛苦,容光焕发,健康自信,温良贤惠。

 

和意道缔造者  和稷先生简介

和稷说健康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瑰宝,在世界医学史中独树一帜,绽放异彩。

      俗语有云“岭南无山不有瑶”,瑶族是居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山地民族,历史久远,文化丰富。瑶族大多聚居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雨量充足,植被繁茂,土壤肥沃,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的民俗风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动植物资源更是十分丰富,形成了浓郁的瑶族特色。瑶族人民为了繁衍生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丰富的草药结合自己生产生活实践来防病治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防病治病方面所采取的技能、疗法以及就地取材的用药方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体系。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瑶族以前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瑶医的流传是采用师徒相承的方法,于是导致了瑶医的传承与创新不足等问题。正确对待瑶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应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为我国中华传统医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为此,《健康之友》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和意道创始人、瑶医传承人、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稷先生。和稷先生表示,瑶医药是瑶民在中医阴阳五行八卦等基础理论框架上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在防疫、除瘴、祛湿、除痹等方面有很独特有效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瑶医在偏远的山区还存留了一些巫医,特别值得保护。

瑶医传承

太极传承

      和稷先生颇喜爱国学,后经朋友介绍认识老师王寒雯老先生,见面后才知是一位隐于闹市的中医大家。王寒雯老先生精通医易,师从中医大家陈慎吾先生,又承崔毅士大师杨氏太极真传,自十二岁始悬壶八十载。王寒雯老先生以太极为体、中医为用,传统文化修为妙臻化境。

      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人与事物之间结缘也是讲究因缘契机。和稷经过与王寒雯老先生多次接触,了解到了——人体保持中庸的阴阳平衡状态,即健康状态,如果阴阳失衡就会有症状,身体不能及时调到平衡,就会渐入不健康。中医是通过将人体失衡的阴阳调和平衡,到达无病的健康状态,从精神、心理和身体等多个层面驱除病邪。随着对中医的了解越来越深,和稷对中医也就更加地信赖和感兴趣。中医辩证施治,临症开方,简捷高效。中医的古典医学理论《黄帝内经》 《伤寒论》等,让他真正认识到了——中医远古智慧,博大精深,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

于是,和稷先生毅然决定,要尽一生将我国中医事业进行到底。他认为,学好了中医,第一个受益者将是自己,自己知道了养生,知道了调理自己的身体健康。第二个受益者是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第三个受益者是遇到的需要提供帮助的有缘人,正所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

和稷在与王寒雯老先生的接触中,还一同学习了太极文化。因为王寒雯老先生见其勤奋好学,遂请意拳同门陈茀年先生对和稷进行栽培,成为“意拳”第四代传人。茀年先生曾祖为安庆知府,父亲乃民国长沙巨贾,自幼好武,成年后师从周松山(字子岩)先生(意拳王芗斋先生大弟子),后遇陈氏太极拳十七代嫡传宗师陈发科大弟子济南府洪钧生先生授以陈氏太极精髓。

      和稷先生告诉我们,太极、形意、八卦等内家拳都是通过意念导引气血的方式,来强化精气神的功夫,从而达到意之所及,所向披靡的境界。但必须指出内家功夫的真正用处,并不是以武力战胜对方,而是通过练功使自己身体阴阳和合,健康长寿,度百岁而不衰,乃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直至与天地同在。而中医通过人体的不正常状态,比如不同位置的痛痒不适等表现,判断人体的运行出现哪些问题,制定因势利导的解决方案,并用自然界不同产地不同季节的动植物的温凉寒热升降浮沉的特性,及其酸甜苦辛咸淡等味觉来调整人体出现的偏差,以达阴阳平衡的效果,恢复人体正常的运行功能。练功和中医都是在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而练功偏重于自调,中医则偏重于调他。

创立“和意道”与“和身操”

       2019年,和稷先生创立“和意道”旨在“和意松心,正身兴家,安邦富民,天下太平”。和稷先生以其多年修证之体悟,将阴阳之“和”挈为正兴安平之枢机。以“传承中医根本、弘扬和意思想”为己任;以“法阴阳、和真气”为宗旨,将贯穿于人类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将博大精深的中医提炼的简单、实用、及时、高效,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运用和意思想解决各种身心问题!和稷先生于同年创编“和身操”,这是一套通过阴阳相互感应的方法调整自身的阴阳失衡。和身操简便易学,及时速效,是老少妇孺病弱皆宜的健身手法。而且随时随地可以练,可站着练、坐着练、躺着练。旨在推广中医文化思想,从而养成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心心相印、和光互照、阳光灿烂、温暖和谐”之社会风尚。

和稷先生告诉我们,“和身操”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中“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我们除了外伤(五劳七伤)以外,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由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先侵皮毛再入肌里的,误治后再由腑入脏。所以“上工救其萌芽”,又见《素问》:“是固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与皮毛”,可见皮毛为外邪侵入的重要途径,皮毛既是邪之进路,亦是邪之出路,开门逐盗可谓良策。所以《伤寒论》中的六经传经起源于邪中太阳,很多顽疾的治疗无论是巡经传,还是越经传,最后还是使陷里之邪从表出而解,要回出太阳经,解表而愈,更谓“邪陷入里,虽百日之久,仍当引邪由表出里,不死不休!”

传承与发展瑶医文化

 

       虽然我国传统中医文化需要传承,但如果要想蓬勃发展,就必须要在继承中的同时坚持创新,否则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就无法前行,创新是传统中医文化真正能够实现发现、生存和壮大的动力。

      作为“瑶族医药”的传承人,和稷先生肩负传承重任,注重对传承人的培养,自2021年公司成立以来,他带领团队多次深入瑶山,与当地瑶医进行沟通,了解瑶药知识,实地实践,努力挖掘大瑶山丰富的资源,做大做强,从而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少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

随着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瑶族医药的发展,鼓励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瑶医药文化将有大好的开发前景。如今,瑶医不再受限于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走出大山,将推动和促进整个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稷先生致力于——为中国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开发瑶族的千年古方——瑶红女蜜

      和稷先生经过一段时间对瑶医药文化的了解,立志要传承和弘扬具有悠久历史的瑶医药,并寻找一条少数民族医药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都知道,目前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女性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充当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女性的健康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发愿要关爱广大女性朋友,在2021年,和稷先生创立了广西崇左瑶红女蜜食品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和利用大瑶山原生态天然草药,加以瑶族传统养生配方,结合现代先进生产设备,先后自主开发出一款属于女性的专用食品,通过调整女人的气血,让女人由内而外的美,不仅肌肤光泽,天生丽质,而且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因配方源自瑶族的千年古方,取材于充满坤气的红土地,故命名:瑶红女蜜。为广大女性培养带来健康的产品和好服务。